
電化學拋光原理,電化學拋光也稱電解拋光。電解拋光是以被拋工件為陽極,不溶性金屬為陰極,兩極同時浸入到電解槽中,通以直流電而產生有選擇性的陽極溶解,從而使工件表面光亮度增大,達到鏡面效果。

由于零件表面微觀的不一致性,表面微觀凸起部位優先溶解,且溶解速率大于凹下部位的溶解速率;而且膜的溶解和膜的形成始終同時進行,只是其速率有差異,結果使鋼鐵零件表面粗糙度得以整平,從而獲得平滑光亮的表面。拋光可以填充表面毛孔、劃痕以及其它表面缺陷,從而提高疲勞阻力、腐蝕阻力。

拋光用力原則:初始拋光時使用中等偏上壓力,使蠟有較好的切削力,后續收光可放松壓力;拋光面積以一臂距 離為準,拋光完畢后及時擦除殘余蠟斑。